1.旅游论文提纲

2.旅游体验营销的体验经济

3.终端产品从滞销变畅销的解决方案

4.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

5.河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抓什么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以更大诚意招才引智以

聚焦景区二次消费_提升游客在景区二次消费

消费权益受损,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真的有用。

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同比增长23.5%。其中,投诉1310.38万件,举报472.2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19亿元,有力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呈现十大特点:

一、消费投诉加速集聚,恢复和扩大消费需要平衡发展

从近三年趋势看,因平台经济的跨区域扩张、人口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市场要素的跨区域配置,广东、浙江、上海、北京4个省市的消费正在加速集聚。

消费投诉数量与消费活跃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四省市消费投诉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从2020年的31.8%增长到2022年的45.16%。消费投诉的加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供给侧发展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中西部地区消费,推动更高质量、更加平衡的发展。

二、挽回损失超百亿,提振信心释放活力

三年来,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形势影响,改善消费环境、稳消费促消费,成为稳定经济大盘和维护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处置投诉举报咨询7452.2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4.72亿元,有力捍卫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消费能力和经济内生动力。针对群众关切的商品服务加大维权力度,例如,纤维制品、医疗器械、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的调解成功率均较上一年度明显提升,分别增长15.51、13.15、12.26个百分点。

通过持续开展“五级循环联动”效能评价,全国12315平台处置效能大幅提升。投诉举报按时处理率高达98.99%,提高12.55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最高达4.74分(满分5分)。目前,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601.08万人,年均增长300万人,已成为深受老百姓信赖的消费维权平台。

三、响应迅速、处置有力,涉疫物资投诉举报快速回落

“二十条”和“新十条”出台后,疫情防疫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需求激增、供应不畅,价格异常波动、产品质量问题频现,相关投诉举报咨询量一度呈井喷式增长。

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底,全国12315平台接收相关投诉举报24.11万件,同比增长3.88倍,环比增长2.95倍,最高峰值达到19.5倍。其中,投诉14.18万件,举报9.93万件,挽回经济损失498.17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及时核查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投诉举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累计立案1.29万件。

截至2023年2月10日,涉疫相关价格举报、不正当竞争和广告举报、网络交易监管举报、产品质量举报、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环节举报已较诉求爆发期日均大幅下降99.14%、87.87%、73.89%、88.35%、87.79%,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诉求回归日常,市场秩序趋于稳定。

四、经济下行压力加重,不发货不退款等售后问题更加突出

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1310.38万件,同比增长43.84%,增速较2021年有所放大。从投诉问题看,质量298.70万件、售后服务248.96万件、合同115.91万件、食品安全109.06万件,合计占投诉的58.96%。其中,售后服务问题增长最快,群众反映最强烈,同比增长57.67%。

售后服务状况与经营者信心与预期直接相关。受疫情影响,售后服务问题有所凸显,消费者诉求主要集中在不退款、不发货、不履行“三包”承诺、不落实七天无理由退货义务、送货不及时等方面。从商品类别看,主要集中在手机、鞋、外衣、家具、汽车,合计占比25.61%;印刷品、乳制品、电脑外接设备、空调、箱包分别同比增长154%、120%、98%、98%、90%。

五、商品类投诉占比增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存短板

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商品投诉862.32万件,占投诉的65.81%,较上年提高4.37个百分点;服务投诉448.06万件,占投诉的34.19%。

商品类投诉占比提升,反映了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产品质量问题凸显,其中投诉量靠前的是:普通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产品,占比58.43%。服务投诉量靠前的是:餐饮住宿、销售、互联网服务、文化体育、美容美发洗浴,占比46.37%。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其中,合同问题、质量问题、虚宣传问题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33%、77.35%、75.65%。

消费者诉求聚焦在:售后服务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诺;行驶中突然熄火、漏油、发动机异响、刹车转向失灵、电池模块损坏;发布虚信息,诱导消费者签订不公平格式条款,减轻车企责任。

六、新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伴随引发的消费纠纷走高

近年来,“新消费”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一些侵权新情形与维权新难题也逐渐暴露,反映了消费维权的新痛点。

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监管难度加大,相关诉求5.万件(上一年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账号等。

“盲盒”热潮下,消费者诉求高达4.14万件,同比增长61.72%。IP跨界联名产品掀起抢购狂潮,相关诉求3.81万件,同比增长66.96%,某些商家借机抬高价格,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冒伪劣、发货拖延、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突出。

露营等户外运动火热背后,防晒用品、防蚊驱虫用品诉求分别同比增长99.12%、149.62%。冰雪运动受到欢迎,但相关诉求高达8677件,同比增长60.51%,滑雪服、滑雪板等质量问题突出,滑雪场门票、押金、安全问题亟需关注。

七、网络消费持续升级,消费者满意度仍需提高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疫情催化线上消费习惯,网购领域稳居全国消费者诉求的“半壁江山”。2022年,网购诉求同比增速56.38%,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云消费”业态迅速扩容,投诉增长较快

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生鲜电商、在线拼团、在线文娱、私厨定制等各种“云消费”模式涌现,成为去年消费疲软下增长亮点,但相关诉求也在攀升。

直播带货诉求22.09万件,同比增长1.15倍,较2020年增长5.01倍,“三无”产品、以次充好、虚宣传等问题不断。跨境电商诉求33.45万件,同比增长42.63%,较2020年增长1.47倍,售后服务消极、不履行保修承诺、海外产品仿冒问题突出。

(二)新型价格欺诈花样多,监管执法面临新挑战

平台经济的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也容易诱发新型价格欺诈行为。网购价格诉求10.67万件,同比增长99.03%,主要包括大数据杀熟、实时变化交易条件、“标低高结”、隐瞒优惠门槛条件、非会员优惠大于会员等问题,对平台经济领域的价格监管执法带来了更高挑战。

(三)会员服务套路多,消费体验亟待提升

当前,收费会员已成为网站“标配”,但会员服务缺乏“标配”,相关诉求8534件,同比增长103.82%。消费者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超前点播不合理,涉嫌重复收费;“免广告”不兑现,插播广告;自动续费的提示不明显,取消途径难以查询,消费者容易误买。还有的依靠调整费用、更改权益等文字游戏来补亏,降低用户信任。

八、“ODR”持续扩容,纠纷多元化解稳步提效

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建设,和解成功率、消费者满意度等稳中有进。各地已发展11.4万家ODR企业入驻全国12315平台,直接与消费者在线协商纠纷309.48万件。与传统的行政调解方式相比,平均处理时长7.69天,大幅压缩了14.2天。

和解成功率提高了11.25个百分点;覆盖%的地市,较上一年增长了2.36%,充分释放ODR的制度创新优势。总的来看,ODR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共治作出了有益探索。

九、“晒出”消费投诉信息,有效强化源头治理

总局持续推进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定公示制度,建设公示系统,并于2022年11月起在吉林、广东、四川、新疆部分城市开展试点。现已公示14114家企业投诉信息20817条,有效强化社会监督和信用约束,提升消费环境透明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

公示后,试点地区的投诉调解成功率较公示前提高8.39个百分点,较上一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平均投诉办结时长11.77天,较上一年同期提速2.17天;消费者评价4.8分(满分5分),较公示前提高0.1分。

十、投诉举报成为发现违法线索的重要渠道,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作用持续显现

消费者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2022年全年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各类违法线索472.23万件,同比增长40.34%,其中举报广告违法行为202.73万件、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72.31万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34.18万件。从增幅看,不正当竞争行为、商标违法行为、网络交易违法行为举报同比上升均超过60%。

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民生导向,强化对投诉举报问题的分析研判,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广告违法、虚宣传等举报立案28.11万件;针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举报立案6.3万件,主要涉及销售不符合安全要求产品、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针对食品安全违法举报立案4.87万件。

旅游论文提纲

创造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案例以青岛万象城为例:

每座购物中心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面临多次定位调焦的过程,需要不断检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是否匹配当地消费者的特征、需求和偏好。

第一次定位调焦是在项目动工前的策划阶段。第二次定位调焦则是项目开业后半年到一年间,切莫在问题出现后再寻找解决方案。对于规划阶段和刚刚开业的商业地产运营者而言,青岛万象城的案例带来了诸多思考。

开业之前青岛万象城官方微博的粉丝量已经破万,公众号粉丝量也是青岛购物中心第一,但是到场人流却低于预期。一些营销活动可以吸引大量客流,但场内的消费转化率却明显不足。针对种种现象,中商数据的初步预判是万象城提供的服务并未匹配本地消费者的特性、需求和偏好。

中商数据首先通过手机捕捉人们的行为轨迹数据,从而反向推导出消费者的居住地、工作地分布,以及锁定到访客群的住宅小区的消费目的地分布情况,从而精准描述了客群特征,并重新定义了青岛市商业的竞争关系。进一步对到访客群进行高频和低频的标签处理,分别针对强联系的忠诚客群和低频客群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

通过整合青岛市居民、消费相关的各维度数据,以及场内的数据监控和抓取,中商数据从内外两个层面拆解问题,系统地对万象城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针对餐饮业态,中商数据调取了超过11000多家餐饮店铺的线上数据,将数据标签按时间段、口感、品类、工作餐和周末餐等维度,全面分析青岛市居民的消费偏好和品类分布情况。

进一步将场内和竞品的餐饮业态进行对析发现,在青岛市民最喜欢的小吃快餐品类方面,万象城场内店铺明显少于竞品。同样受青岛市民偏爱的海鲜和地方特产小食,万象城竟出现了品类缺失。针对以上问题,中商数据建议增加海鲜类正餐店及小面积的快餐小食。

快时尚方面,万象城的品牌店铺总量虽然排名青岛第一,但店铺却分布在四个楼层。45万方的超大体量导致同类品牌一旦分散,便会造成有实际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在场内无效游逛的现象。

通过场内大数据分析发现,快时尚品牌间缺乏互动交流,因快时尚货品的消费需求而来的用户的转化效率较低。

百丽广场的快时尚品类则具有诸多优势,Zara的销量几乎是万象城的两倍。业态集中度方面,百丽广场的业态相对集中。品牌定价方面,百丽广场品牌档次也相对较低,价格区间较为合理。货品风格方面,百丽广场主要以少淑风格为主,而万象城则无明显风格特色。

旅游体验营销的体验经济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旅游论文提纲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1

旅游经济论文-旅游论文提纲范文-浅谈应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论文提纲范文,马克思经济学论文,国际政治与经济论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关于经济管理的论文,农村发展经济学论文,浅谈应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对策

法律论文提纲范文-关于法律的毕业论文-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外国证

关键词:法律论文提纲范文,行政法学毕业论文,法学专业学年论文,法律类实习论文,法学论文下载, 传闻证据是英美证据法上的法律论文提纲范文传统概念之一。

编写提纲的步骤:

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 与本科毕业论文提纲编写步骤范文相关的文章 浅谈发展国内旅游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2

  1 绪论 12-20

 1.1 研究背景 12-15

 1.1.1 藏文化主题酒店获得快速发展 12-13

 1.1.2 消费体验成为顾客选择酒店的关键因素 13-14

 1.1.3 顾客行为倾向的探究日益得到酒店业界的关注 14-15

 1.2 研究意义 15-16

 1.2.1 理论意义 15

 1.2.2 实践意义 15-16

 1.3 研究方法 16-17

 1.3.1 文献研究法 16

 1.3.2 访谈分析法 16

 1.3.3 问卷调查法 16

 1.3.4 统计分析法 16-17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20

  2 文献综述 20-62

 2.1 主题酒店相关研究 20-31

 2.1.1 主题酒店概念区分 20-22

 2.1.2 主题酒店概念界定 22-24

 2.1.3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概念界定 24

 2.1.4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概述 24-28

 2.1.5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特征 28-31

 2.2 顾客体验 31-40

 2.2.1 顾客体验的概念界定 31-34

 2.2.2 顾客体验的维度划分 34-39

 2.2.3 主题酒店顾客体验的相关研究 39-40

 2.3 顾客感知价值 40-57

 2.3.1 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界定 40-43

 2.3.2 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 43-48

 2.3.3 顾客感知价值模型 48-53

 2.3.4 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划分 53-57

 2.4 顾客行为倾向 57-59

 2.4.1 顾客行为倾向概念界定 57

 2.4.2 顾客行为倾向维度划分 57-58

 2.4.3 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研究 58-59

 2.5 文献小结与述评 59-62

  3 研究设计 62-76

 3.1 访谈研究 62-65

 3.1.1 访谈对象 62

 3.1.2 访谈内容与方式 62-63

 3.1.3 访谈结果与讨论 63-65

 3.2 究模型与设 65-70

 3.2.1 究模型 65-67

 3.2.2 研究设 67-70

 3.3 变量定义 70-71

 3.3.1 顾客体验 70

 3.3.2 顾客感知价值 70-71

 3.3.3 顾客行为倾向 71

 3.4 问卷设计 71-73

 3.4.1 问卷结构 71

 3.4.2 变量测量 71-73

 3.5 问卷前测 73-76

 3.5.1 顾客体验的分析结果 73-74

 3.5.2 顾客感知价值的分析结果 74-75

 3.5.3 顾客行为倾向的分析结果 75-76

  4 数据分析 76-119

 4.1 样本来源 76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6-79

 4.3 信度分析 79-80

 4.4 因子分析 80-92

 4.4.1 顾客体验的因子分析 81-87

 4.4.2 顾客感知价值的因子分析 87-91

 4.4.3 顾客行为倾向的因子分析 91-92

 4.5 基于因子分析的模型修正 92-93

 4.6 方差分析 93-108

 4.6.1 性别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 93-95

 4.6.2 年龄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95-98

 4.6.3 收入水平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98-100

 4.6.4 职业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100-108

 4.7 相关分析 108-110

 4.7.1 顾客体验与顾客感知价值的相关分析 109

 4.7.2 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109-110

 4.7.3 顾客体验与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110

 4.8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10-119

 4.8.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111-113

 4.8.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13-115

 4.8.4 研究模型初次修正 115-116

 4.8.5 研究模型二次修正 116-119

  5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119-133

 5.1 设检验 119-121

 5.2 研究结论及讨论 121-122

 5.3 管理建议 122-133

 5.3.1 提炼主题内涵,打造战略优势 122-125

 5.3.2 重视主题营销,强化实时互动 125-128

 5.3.3 聚焦顾客体验,创造顾客价值 128-131

 5.3.4 关注需求趋势,超越顾客期望 131-133

  6 总结与展望 133-137

 6.1 研究创新 133

 6.2 研究局限 133-134

 6.3 研究展望 134-137

 参考文献 137-147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3

  第一章 现代旅游业概述 14-30

 第—节 含义及分类 14-15

 一、含义 14

 二、旅游业细分行业 14-15

 第二节 旅游业整体市场情况 15-27

 一、全国旅游业整体情况 15-18

 二、区域旅游业市场情况 18-19

 三、厦门市旅游业市场情况分析 19-26

 四、竞争情况分析 26-27

 第三节 现代旅游金融现状简述 27-30

 一、旅游金融理论研究 27

 二、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27-30

  第二章 景区业金融服务方案 30-50

 第一节 行业分析 30-35

 一、行业范畴 30-31

 二、行业整体情况 31-35

 第二节 商业模式和金融需求 35-43

 一、产品服务模式 35

 二、定价收费模式 35-36

 三、营运组织模式 36-37

 四、上下游经营模式 37-38

 五、资金运作模式 38-41

 六、金融需求 41-43

 第三节 金融服务方案 43-50

 一、银行的目标市场 43-44

 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44-47

 三、特色产品和金融服务 47-50

  第三章 酒店业金融服务方案 50-78

 第—节 行业分析 50-55

 一、行业范畴 50

 二、行业整体情况 50-55

 第二节 商业模式和金融需求 55-62

 一、产品服务模式 55

 二、定价收费模式 55-56

 三、营运组织模式 56-57

 四、资金运作模式 57-60

 五、金融需求 60-62

 第三节 金融服务方案 62-70

 一、银行的目标市场 62-63

 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63-66

 三、特色产品和金融服务 66-70

  第四章 厦门市旅游业与银行合作实例 70-78

 一、当地旅游企业与银行合作现状 70-71

 二、当地旅游企业与主流银行合作产品简介 71-72

 三、厦门市银行业与旅游企业合作切入点分析 72-74

 四、旅游业风险分析 74-75

 五、景区融资案例之厦门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 75-78

 结语 78-80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4

 题目: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第 1 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关于海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1.3.4 当前研究不足

 1.4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 2 章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2.1何谓“旅游特区”

 2.2旅游发展战略及制定步骤

 2.2.1 旅游发展战略

 2.2.2 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

 2.3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2.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2.4战略分析工具

 2.4.1 PEST 分析

 2.4.2 VRIO 框架

 2.4.3 SWOT 分析法

 第 3 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3.1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1 海南旅游产业要素水平

 3.1.2 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3.2海南省旅游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3.2.4 科技环境分析

 3.3海南省旅游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

 3.3.1 价值(Value)问题

 3.3.2 稀有性(Rareness)问题

 3.3.3 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问题

 3.3.4 组织(Organization)问题

 3.4海南省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

 3.4.1 优势分析(Strength)

 3.4.2 劣势分析(Weakness)

 3.4.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3.4.4 挑战分析(Threat)

 3.4.5 SWOT 分析结论

 第 4 章 国际海岛旅游案例对海南的启示

 4.1 美国佛罗里达

 4.1.1 发展基础与海南的对比

 4.1.2 旅游业发展历程

 4.1.3 成功经验借鉴

 4.2美国夏威夷

 4.2.1 旅游产业现状

 4.2.2 成功经验借鉴

 4.3国际案例对海南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4.3.1 规划留白、融合生态,保留核心吸引,促进可持续开发

 4.3.2 主推一到两个核心城市或岛屿目的地,突出龙头

 4.3.3 在国际融合中保留本土文化

 4.3.4 主抓 2+N 国际客源地,促进市场国际化

 4.3.5 做强停留时间、重游率、消费点

 4.3.6 开发多元产品、精简接待设施,缩减淡旺季差异

 4.3.7 统计数据全面开源,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第 5 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5.1制定发展目标

 5.2确定发展战略

 5.3甄选战略路径

 5.3.1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5.3.2 管理模式创新

 5.3.3 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5.3.4 大力发展八大旅游业态

 5.3.5 深化旅游业国际合作

 第 6 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6.1积极申报旅游自由贸易区,推进旅游特区落实

 6.2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6.2.1 资本要素流动政策

 6.2.2 人员流动政策

 6.2.3 商品流动政策

 6.2.4 财税政策

 6.3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6.4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旅游毕业论文提纲范例二

 题目: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体系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游客体验相关理论

 2.1.1 游客体验的内涵

 2.1.2 游客体验的阶段模型

 2.2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相关理论

 2.2.1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内涵

 2.2.2 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模型

 2.3 因子分析相关理论

 2.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2.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关理论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内涵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

 2.4.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注意事项

 第 3 章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与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初步选择

 3.3 评价体系的最终确定

 3.4 小结

 第 4 章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分析网站的选定

 4.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运用

 4.3 模糊综合评价的评分

 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 5 章 对策建议

 5.1 改进企业内部建设

 5.2 加强企业外部交流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

终端产品从滞销变畅销的解决方案

1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当前,体验经济已成为全球的一个时尚概念,涉及到多种行业。企业努力创造一种稳定的、明确的、独特的并有价值的体验,利用体验在每个接触点上与顾客紧密联系,让消费者在独特的体验过程中获得满意,并与品牌产生互动,建立忠诚度。

体验经济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它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提供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独特的经济形态。在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经济提供物是农产品;在工业经济时代,主要经济提供物是工业品;在服务经济时代,主要经济提供物是服务;而商品和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他们追求在消费中彰显个性、实现自我。于是,体验成了继服务之后的主要经济提供物,这样人类就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

体验经济摒弃了传统的价格竞争模式和规模经济的竞争模式,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消费者犹如形形的演员,沉醉于企业设计好的情感体验“舞台”之中,玩转着各种“道具”,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进而心甘情愿地为如此美妙的心理感受支付一定的费用。

与其他的经济形态相比,体验经济有着不同的特征:

1.体验经济讲求与消费者的开放互动。在体验经济中,企业要积极开展与消费者的沟通,寻求触动消费者内在的情感和情绪的切入点。顾客既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份,他们已经不甘心再做产品的被动接受者,而要参与产品项目的设计与组合,追求产品与自我的互动。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个性购买模块化的产品部件,按自己的需要组合,即所谓的DIY(do it yourself)。迪斯尼乐园无疑是体验经济实践的成功典范,它通过主题游乐园、卡通片、**、电视节目等形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快乐经历,通过游客参与演出一场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各种感受交错的完整节目,让游客成为各项目的“主角”,并从中获得了新颖的体验。

2.体验经济追求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大众化的服务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体验往往刻意偏向某一类人群,有时甚至还会阻挠一部分消费者进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服务经济可以理解为满足了消费者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体验经济则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自我实现需求,体验经济时代的顾客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城市化导致个人生活空间的缩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从而使顾客对情感的需求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比如亲情、邻里之情等,于是人们开始尝试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这些情感需求,包括购买家乡特产、看怀旧**、探亲旅游等等。有些游客为了证明自己的生命价值,甘愿冒着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选择蹦极、攀岩等挑战性较高的活动,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游客获得了极大的愉悦感、成就感和自豪感。高尔夫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仅它是一种运动,它已经成了身份地位、时尚品味、文化品质的代表,高尔夫爱好者在打球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公平、绿色、快乐和满足。

二、旅游体验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就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去寻求某种体验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游客投入时间和金钱参与旅游活动,追求的不是物质结果,而是一种探索、一种感受、一种挑战,还有一种在心理上的彻底放松,当然还有舒服地享受休闲时光。去农家院,是以农业旅游的形式体验田园生活;去参观大学或参观工厂,除了看美丽风光,更是为了感受学府气息,或体验宏大与创造……在丽江,游客们流连于那里清新的空气、宁静的小城,以及环绕古城的一弯流水时,更是对纳西族的宗教、文字、语言和音乐情有独钟。他们渴望融人异乡生活,体验其中的玄妙。一位外国旅游者说:“我有幸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不是过客,我感到不枉此行。”

根据我国旅游体验的现状与参与程度的差异,将体验分为表层体验、中度体验、深度体验。传统旅游停留在表层体验阶段,以观光为主。尤其是包价旅游,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自然和人文景观,很少接触目的地居民、地方民俗文化。表层体验对的依赖性强,它要创造难忘的经历必须依赖吸引物本身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也就是说,观光的对象越独特、越稀少,留给游客的印象才越深,旅游经历才越丰富。因此,游客体验效果更多地依赖旅游禀赋的高低,在品质不高的情况下,游客难以获得独特、难忘的体验效果。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期望近距离地多方式地与旅游吸引物接触,通过直接参与特色活动,并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来体验景区特色、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放松心情。这种体验属于中度体验,游客在身体上、精神上与旅游吸引物和目的地居民有部分的接触和交流,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深度体验是指游客完全融入旅游产品中,与旅游景区和当地居民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深刻体验景区的特色和文化。如像探险家一样去了解和征服自然景观,像目的地居民一样生活,通过完全融入到吸引物和当地居民中来体验当地的文化。深度体验是超越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在实现自我价值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我国少数旅行社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深圳国旅推出了深度旅游第一线,“沿着洛克的道路一一最后的香格里拉”十天科考探险团,由植物学家陪同,沿途认知特殊的生态环境和集绮丽的高山野生花卉制成标本带回,团员们还像职业探险家一样,要学会野营、登山、骑马、漂流及求生技巧等,与旅游吸引物全方位地接触,留下了终身难忘的体验。

三、旅游体验营销的模式

为了迎合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旅游业开展有效的体验营销就势在必行,根据PineⅡ和Gilmore的理论,结合旅游产品的特点,开展旅游体验营销的模式为:

(一)确定体验主题

尽管旅游的本质需求超越了具体产品和服务,但旅游活动仍然是游客参与和接触各种具体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要使各种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给游客留下难忘的记忆,必须在各产品和服务间建立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体验主题。

制定明确的主题可以说是经营体验的第一步。主题化是营造环境、制造气氛、聚焦顾客注意力,使顾客在某一方面得到强烈印象、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主题是体验设计与传递的指导性纲领,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每个要素和细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企业的所有营销手段都必须支持体验的主题。构建体验主题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有了主题,各体验项目的开发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各项目之间互不冲突,并从不同方面突出和加深主题,从而留给游客强烈的印象。如果缺乏明确的主题,消费者就抓不到主轴,就不能整合所有感觉到的体验,也就无法留下长久的记忆。

体验主题可以从企业的特色中发掘。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着眼于企业独有的文化与,以差异化、独特化为依据来确定主题。体验主题要与经营者的核心能力一致,由于经营者管理、经营、组织等核心能力不同,主题选择必须与其能力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开发。否则,一个好的体验主题也不能够保证旅游企业的良好发展。

旅游本身就是游客求新求异动机的结果,体验主题必须新颖,才能抓住游客的眼球,激发他们尝试的欲望。我国不少旅游目的地(包括其组成要素旅游纪念品)缺乏个性与特色,或“翻版克隆”其他旅游目的地的模式,或张冠李戴、生搬硬套,或多杂烩拼凑、零杂乱散,给旅游者千篇一律的感觉,究其根由,在于规划者、建设者、经营者的头脑中缺乏统一的、渗透各方、鲜明独特的主题,或主题定位错位。

(二)整合多种感官刺激,建立与顾客的接触

主题是设计体验的基础,但它需要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接触的过程中被正确地传递,因此旅游企业应该在与顾客接触过程中,整合多种感官刺激,创造统一的体验效果。

贝恩特.施密特认为,体验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他将不同的体验形式称为战略体验模块(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dules,SEMs),以此来形成体验营销努力的目标与战略。

体验通常不是自发的而是诱发的,当然诱发并非意味顾客是被动的,而是说明营销人员必须取体验媒介。可以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因素入手,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多方式传达产品信息,创造体验。

旅游企业与旅游消费者通过多个接触点或面取得关联,从而进行信息、服务和产品的交换。各个接触点都是联系顾客、愉悦顾客,提供给他们正确信息和丰富他们生活的机会,接触过程中可以提高或降低通过品牌体验建立起来的顾客体验。2002年希尔顿酒店集团上市的互动项目中,首先确认出产品购买前后的17个主要接触点,包括预订、品牌沟通、销售和顾客管理的沟通、到达和入住、叫醒和留言、礼宾服务、客房送餐、商务中心等等。立足于接触点,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将品牌带进生活,培养顾客忠诚度。

(三)加强体验效果的阶段性检验

由于每个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是不同的,而消费者在企业设计的活动中可能感受到的是与企业最初设想不完全相同的体验,企业很难完全预测或完全控制消费者的思想。因此,企业必须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体验效果的检验。

检验消费者的体验,一方面要调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与企业当初设计的体验完全违背的负体验;另一方面调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自我创新,也就是企业当初没有想到的,对企业将来发展非常有利的新的体验方式和体验内容。针对负体验,企业需要对体验活动的设计进行调整,或是通过消费者反馈活动,引导消费者的思想,教育消费者朝正方向思考并行动。针对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的自我创新,这是个机会,企业要进行评估,它可能是消费者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变化的一种预先反映。要想使体验长久新鲜,就必须了解消费者思想变化,并引导他们。

(四)开展内部营销

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优秀的服务员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和承担者,而且是情感的沟通者和传递者。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把企业的情感、价值、理念传递给顾客;另一方面又可以把顾客的满意、情谊、感受反馈给企业。这种相互沟通的行为,可以使服务升华,不断进入新境界。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游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管理(The Moment of Truth),这一切都为了给游客一个快乐体验。

快乐的人,才能创造出快乐并去经营快乐。因此,在让消费者快乐之前,先要让员工精神起来、快乐起来。在体验营销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先要进行内部营销。如引导员工的思想转变,接受领悟到自觉实施体验营销;设计有利于实施体验营销的组织平台;进行有效的员工培训,使员工完全融入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体验之前,达到很高的企业忠诚度和满意度。

(五)开发旅游纪念品

旅游企业要充分利用旅游纪念品创造体验,纪念品的价格虽然比不具纪念价值的相同产品高出很多,但因为具有回忆体验的价值,所以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度区的明信片会使人想起美丽的景色,印着时间和地点的热门演唱会运动衫则会让人回味观看演唱会的盛况。如果旅游企业经过制定明确主题、强调参与等过程,设计出精致的带有体验意味的产品,消费者肯定会愿意花钱买纪念品来回味体验。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完整体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它的开发要承载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代表一定的民族、民俗特色。旅游企业可以借助于其他载体,如网络技术等,开发网游体验项目,杭州宋城跟盛大的合作就是良好的典范。

我国旅游企业虽已经意识到体验营销的重要性,开始了对体验营销活动的设计规划与实施的探索,但普遍缺乏对旅游体验营销的深层思考和实践经验。首先,旅游体验的主题不明确,导致旅游体验产品雷同;其次,未能充分地整合多种感官刺激,建立起与游客的接触,不利于引导游客的体验;另外,缺乏对游客体验的反馈,不了解游客的真实体验;最后,创造游客体验的员工观念落后,严重地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我国的旅游企业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体验营销的本质和意义,要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契机,结合体验营销的模式,切实开展体验营销,为企业同时也为旅游者创造新的价值,实现双赢。

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

产品既然能够上架,说明我们已解决了货架空间的问题,而实现产品的真正购买,关键要解决的是消费者的心灵空间,即率先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其实,产品不在货架上而是在消费者的心灵里。在对解决消费者购买上,谈以下自己的感受:

1 、加强品牌的生动化传播,解决消费者愿意买的问题。 在商品极大丰富、产品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欲是极低的,如何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促使购买,加强生动化传播是关键。除了POP的粘贴、堆头的正确摆放外,这里需特别强调三点:

1)、产品陈列位置的合理性。最基本的是能让消费者容易找的到,其次再将生动化。笔者在3月份路过武汉一超市时,处于职业习惯想买两瓶**易拉罐啤酒,找了半天在某一化妆品的后面摆放着,试想这样的位置摆放,产品会畅销吗,消费者都买不到的产品又怎么会卖的动呢?

2)、产品结构的匹配性。在KA店里,经常会遇到此类消费者:本来想购买某一品牌的商品,由于品项单一,缺乏可选择性,结果还是恋恋不舍的放弃,在刺激消费者的购买上,产品结构的陈列一定要匹配。

3)、售点的生动化。太平淡的陈列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把商品放进库存没什么区别。我们要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学习,需在生动化上做文章,唤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动销的规律

铺货讲究策略,动销讲究规律,同样的战术方法,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节点取不同的节奏运用,得到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对于一个区域市场的操盘者,必须深谙新品动销的规律,以及规律中的逻辑关系,才能确保新品上市后的成功动销。深度把握动销三率三度背后的奥妙,产品动销才能精准高效,避免弯路。

动销=铺货率*推荐率*拜访率*活化度*促销度*客情度

一、铺货率

铺货讲究铺货率,即匹配产品销售的终端数量多少,让匹配产品销售的终端基本能够销售本产品。

铺货率是打造产品的销售势能。即通过铺货率打造产品市场氛围,增加产品与消费者的见面机会。营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造势,势大则事半功倍。动销需要势能,终端铺货率高低,决定产品在市场上的能见度,决定产品在市场势能强弱关系。

二、推荐率

推荐率,即销售终端的推荐质量。推荐率是打造产品的动能。即通过对领袖型终端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新品推荐的积极性,形成示范效应,树立产品消费影响力以及其他跟随型终端的信心,达到以点带面拉动其他终端销售。“领袖终端”就是指那些新品推荐能力强、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对其他终端、以及消费者有影响力的终端。

所以,若想新品快速动销,在追求铺货率同时,更要追求推荐率,把那些既能“引导”消费,又能够在初期“把握”价格的领袖终端找出来,聚焦,重点进攻,依靠这些领袖型终端的推荐快速形成产品动销。只有势能与动能高效结合,才能形成产品动销的完美组合。

新品是因为有人愿意卖才可能畅销,解决愿意的问题,即解决终端推力问题。终端愿意“费力”推新产品的理由很简单:更好的客情与更高的利润。板感觉被重视并无后顾之忧。

一个新产品基本上要保证终端利润是畅销竞品利润的1.5倍,才能充分刺激终端主推的积极性。终端利润多寡一定不能直接体现在产品价格上,否则就是低价销售,而是体现在渠道促销活动方式与合形方式。

三、拜访率

拜访率不仅仅是在拜访频率,更重要是拜访的质量与效果。只讲数量没有质量,是没有生产力的工作,是在制造成本,而非创造价值。

终端拜访工作主要价值在于,清晰拜访的目的,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如产品陈列位置由差位置到好位置,客户由不认可产品到认可产品,客户对产品由只是陈列到开始主推等),发现什么问题(产品不动销是因为此店消费群体与产品不匹配,还是产品销售信息没有传达到位,还是客户没有尝试着去推销我们的产等),解决掉什么样的问题(客户上期要求的一瓶品尝酒,本期是否能够带过去呢?通过现场推销,帮助客户建立推销本产品信心;上期客户不答应终端广告位,本期却答应了等等)。

终端拜访工作绝对不能流于形式,只讲数量只讲流程,结果做的全是无用功,企业的指导流程只是工作的标准与步骤,业务人员具备做的工作深度与价值性才是有助于产品动销的工作。

四、活化度

活化度主要是打造产品动销的氛围,诱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者的接受心理。

活化度都源于四个层面,一是,产品陈列;二是,堆头陈列;三是,物料氛围;四是,城市活化。

1 、 产品陈列:

产品陈列的优劣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陈列的产品,对主导核心的产品必须强化陈列的效果与价值力,如古井年份原浆中献礼版、5年版,8年版,无论是陈列的数量与陈列位置都超越同品类中的16年与20年; 二是,陈列的数量,对于核心店一般取3*4或者3*5(品种数量*产品数量),普通店取3*2或者3*3,大陈列通过独立协议保证更大陈列数量或专柜陈列,要求最佳陈列面不低于24瓶;三是,陈列的方式,根据产品档次,在货柜或者货架上由高到低的自上而下式陈列,或者摆放一排,价位最高产品放中间,其它产品依次摆开,陈列面上必须具有价格标签。

2 、堆头陈列

货卖堆山,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一个比较高效的产品展示方式。一般店内堆头陈列最少不要低于10件酒,并辅以标准化物料展示,如大L展板,手提袋陈列、整箱贴等。

3 、终端氛围

无论是店内外墙体喷绘氛围,还是店内柜眉制作,还是生动化物料的运用,如海报、价格贴、吸塑画、还是条幅等,都须做到极致超越竞争对手,才有机会。在终端氛围打造中如果无法以数量多、形式多超越对手,就必须做到某种氛围形式做到极致,强有力量的吸引消费者眼睛与心智。

4 、城市活化

城市活化即是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植入产品广告,随处可见。常见的电视、报纸、电台、户外、高炮、门头、墙体等。如果企业广告费用相对不足,就必须选择某一种形式,做到极致化,以最少的获取最大化的影响力与效果。如选择某个区域,某个街道,集中只做喷绘式门头广告,或者只做喷绘式墙体广告,打造样板区域、样板街等。

五、促销度

公关与促销对于白酒动销是不可缺失的核心组成部分。制定帮助核终端抓住核心消费人群、核心消费场所,以促销、体验、品鉴结合的方式,对新产品进行销售推动,让消费者迅速接受该产品。

一般,1年之内要有性开展4波渠道促销活动,多频次的消费者促销活动,让终端与消费者感觉本产品在动,帮助终端销售,建立终端销售的信心,刺激终端的主推积极性和消费者消费热情。

1 、渠道促销: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1年之内至少要做4次渠道促销活动,可选择3月初一次(淡季前一次促销),4月底一次(五一婚庆高峰),7月份一次(谢师宴),中秋节一次(旺季前),元旦一次,春节一次;至于活动形式必须灵活多变,进货奖实物,进货奖旅游,陈列有奖、进货抽大奖,累计销售奖励等,但必须把握住时间节点,到时必须结束,推出下一波活动,同一种活动的周期时间一定不要后延。

2 、消费者促销: 不仅可以产品本身自带的刮刮奖,还必须要有针对终端的买赠活动、品鉴体验、大抽奖,买就可以参与砸金蛋、走进社区行/买就可以参与其他活动、核心消费者公关赠送。

3 、核心店促销: 选择人流量大,辐射力强,并且匹配本品销售终端网点,尤其是餐饮终端,联合终端在店内策略系列消费者促销活动,并把促销信息充分传播出去,如买大赠小,买二赠一,买酒赠菜、用餐赠酒、限时赠酒、限桌赠酒(前几桌赠)、抽奖活动等。

4 、核心区域促销: 针对终端网点比较集中、目标消费群体比较大的片区或者街区,如低端白酒之于大排档群,集中销售人员、促销人员、市场人员在这个片区不间断、循环的搞消费者促销活动,直到这个片区的目标消费者在消费这个价位酒时,能够自点本品。这样的活动时间如果能持续坚持20天左右,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基本就可以转移阵地或片区,开发第二个样板区。

5 、核心消费领袖公关: 在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一批意见领袖消费者也通过试用对产品形成了初步印象,要让意见领袖去影响普通消费者,扩大市场销量。可以利用针对意见消费领袖的赠酒公关活动等等,不断扩大核心消费人群,来帮助终端销售,打造市场动销氛围。

在所有的消费者活动中,没有比送酒让消费者喝起来,来启动市场更快更节省成本更快速的打法了,但是一般企业宁可慢慢耗着,多不愿意做,其实反而投入更大了。

一个规律,一个终端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连续三次以上的回货,你的产品就容易成为他的主推产品,而且他推销起来也非常容易,因为终端已经掌握推销你产品的窍门。一个消费者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连续消费你的产品三次以上,他已经顺利接受你产品的品质、口感以及其他卖点。

六、客情度

渠道客情的建立并非拜访率多寡问题,而是带给终端客户实际价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在常规渠道进货促销外的额外支持问题,如赠酒、小礼品、消费者品鉴甚至促销员支持等;二是,源于精神层面的,如对客户关心、重视程度,与客户有着共同的爱好或语言,每次拜访都能客户带来建设性指导与建议,并非一定是关于本产品而是关键客户生意层面或者生活层面的。高效的客情并非仅仅源于物质利益的多寡,而在于客户认为你存在的价值的深浅。

河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抓什么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以更大诚意招才引智以

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

 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统计发现,部分省份相对乐观,对2022年经济增长提出了7%-9%的较高目标。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

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1

 每年年初,各地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省级地方两会召开,省级两会也被业界视为是观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1月3日,随着西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开幕,标志着全国正式进入2022年地方两会时间。目前进入1月中下旬,更是地方两会召开的密集期,截至1月20日,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召开地方两会。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公布的2021年地方GDP增速比较亮眼,但多数地方却小幅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据国金证券统计,在已公布的22个省区市中,上海等18个省区市下调GDP增速目标,22个省区市平均降幅为0.7个百分点。

 受访业界专家表示,目前已公布的一些地方GDP增速亮眼,和全国GDP增速的提升保持一致,这跟地方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相关。而多地提出2022年发展数字经济,这是看到了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的决策部署。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亮眼

 记者注意到,2021年西藏、安徽等地方经济成绩单比较亮眼。例如,2022年1月4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拉萨开幕。根据会议显示,2021年西藏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7%左右。

 2022年1月17日,安徽省工作报告提到,预计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总量突破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并提出,2022年GDP目标增长7%以上。

 随后2022年1月20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根据江苏省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6万亿元、增长8.6%,总量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1月21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访时分析说:“2021年我国经济受益于及时妥当处理疫情,平衡了防疫和发展的关系,各地抓住了疫情缓解窗口期,抓生产保供应;同时由于我国及时处置疫情,我国产业支撑全球供应链,从而保持了经济增长。”

 盘和林还向记者指出:“我国各地方十分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诸如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原料药、新能源电力等行业都获得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因而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普遍亮眼。”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应习文1月21日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1年由于上一年疫情的低基数原因,全国GDP增长达到8.1%,创近年来新高。目前已公布的地方GDP增速亮眼,也和全国GDP增速的提升保持一致,是全国的缩影。此外是价格因素,2021年我国整体通胀较往年提升,名义GDP增速达到12.8%,比8.1%的实际增速快不少,因此GDP总量上也再上台阶,达到114万亿元。这也是各地方GDP从总量上看也纷纷上台阶,形成了比较亮眼成绩的原因。”

  多地小幅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

 虽然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亮眼,但记者注意到,2022年一些地方小幅下调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例如,北京和贵州等地方都下调了GDP增速目标1个百分点:北京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由2021年的“6%以上”下调为“5%以上”,贵州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也从“8%左右”下调为“7%左右”。

 盘和林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奥密克戎传播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延缓,国内零星区域性的疫情,也延缓了经济开放,各地出于不确定性考虑,较为理性的选择降低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不再盲目追求规模的提升。”

 应习文则认为:“地方下调2022年增长目标,很重要的因素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从疫情中取得了较好的恢复,因此形成了比较高的同比基数。相比之下,2021年的.增速比较高,也是2020年疫情比较低的基数造成的。因此2022年各地增长目标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基数抬升这一技术性原因。”

  数字经济受到关注

 从已召开的地方两会公布信息来看,数字经济受到关注。例如,江苏省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江苏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贵州省工作报告也显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加速突破,数字经济占比达34%。该报告还提出,2022年,贵州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左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36%和46%左右。

 对此,盘和林对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因素,各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看到了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的决策部署,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院近期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在业界看来,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该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应习文也告诉记者:“各地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这符合时代进步的大方向。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一方面疫情防控催生了更多过去没有的互联网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新的概念和商业模式也随着技术进步逐步变得可行,比如近期比较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因此各地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以便在新形势下尽快获取先发优势,抢占有利的赛道。”

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2

 2022年地方两会正密集进行。

 截至1月21日,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地方两会,并对外发布工作报告或年度经济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多数省份将GDP增速目标设置在7%以下,并寻求通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培育新消费增长点等方式推动2022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部分省份相对乐观,对2022年经济增长提出了7%-9%的较高目标。以安徽为例,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与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夏兴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2022年7%的GDP增长目标设定,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符合安徽省经济运行情况,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考虑到要努力缩小与沪苏浙的差距,未来一段时期安徽必须保持更高增速。从经济增长支撑因素看,安徽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具有良好基础;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有保障;2022年出口也仍将处于快车道,“稳定增长有基础、有保障”。

  增速:至少10地GDP增速目标定在7%及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1日,全国至少已有10个省份提出2022年GDP增速预期在7%及以上。具体看,河南省、湖北省、云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增速预期在7%左右,安徽省、江西省、西藏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增速预计在7%以上。这些省份多数在过去一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上述10个省份中有8个2021年的GDP增速不低于7%。

 如何实现“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目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针对供给侧,多地提出将保障市场主体的生机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需求侧,多地则落脚在促进有效投资、社会消费扩容升级上。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也是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的重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2年多地将通过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以期实现市场主体的持续活跃,保障供给侧充满活力。其中,河南提出,通过深化“万人助万企”,落实新的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的持续发展;江西提出,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00亿元、净增市场主体超60万户的目标;陕西提出,将以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宁夏回族自治区则将通过设定新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升规入库企业100家左右这一目标,促进市场主体自我激励、持续活跃。

 针对需求端,促进疫情后消费持续恢复、培育多种类新型消费成为这些较高经济增速的省份2022年重点工作。

 举例来看,河南省提出稳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着力打造消费市场新地标,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举措;吉林省通过发展新旅游、培育新电商、扩大新消费来促进本身消费提质扩容等。

 安徽近年来发展迅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促消费、稳增长安排中,安徽明确将更注重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包括推动多层次消费中心建设和合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快到皖里来”系列消费行动,多维度优化消费环境,“双管齐下”完善消费基础设施等。

 对此,夏兴萍认为,下一步,安徽要千方百计推动三次产业系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此外,安徽应围绕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锻长补短”,加快农业强省、制造业强省建设,提升消费质量,扩大消费能级。

  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由于叠加去年底至今年初多地散发的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一季度及全年经济的稳增长备受关注。2021年,全国GDP增速达到8.1%,尽管2022年全国GDP增速目标还未出炉,但从各省份2022年工作报告看,多数将2022年GDP增速定在5.5%-6.5%之间。

 如何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多地均明确今年将积极抢抓国家加大投资规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窗口期”,通过抓重点项目建设来扩大有效投资,继而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求进”。具体而言,广东、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北京、安徽、重庆等多地都明确提出,2022年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如何理解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意义?各地将如何推动?

 “今天的基础设施投资,就是明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在1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强化既有经济优势、壮大未来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

 以上海为例,王华杰介绍,2022年上海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上主要把握三点: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挥上海“十四五”各专项规划发布早、项目储备足的优势,持续推进提升交通、能源、生态环境等传统基础设施能级,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水平,同步加快布局服务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支撑新赛道的新型基础设施;二是坚持远近结合,精准发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建设,既扩大当前有效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又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坚持“时、度、效”相统一,上海将聚焦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早晚都要干的重大项目,经科学论证后,提前到“十四五”前期实施。

 不仅如此,多地在扩大投资方面均重视通过重大项目、前沿领域进行引领。比如,北京提出要继续保持千亿投资强度,安徽要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陕西则表示要加大对5G网络、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等。

 作为我国GDP突破12万亿的经济大省,2021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2022年广东明确将聚焦促投资稳增长,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约7.67万亿元,年度投资9000亿元,比去年增长12.5%。其中,新型基础设施成为重点,例如,今年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加快建设;优化提升实验室体系,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争取一批新兴领域、交叉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

 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金山分析,广东2022年重点项目安排体现了几个特点:一是量大,9000亿的体量在全国较高,对上游产业链的拉动将非常大;二是先行,不仅稳当年经济增长,更是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先行资本;三是优化,投资分配上与广东当前的经济结构优化相匹配;四是创新,今年广东重点项目分配可以看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大。

  消费:恢复与培育成两大关键词

  稳增长不仅要扩投资还要促消费。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此前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内需潜力大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

 肺炎疫情影响下,促进消费恢复成为各地2022年经济“稳中求进”的重中之重。从工作报告来看,多地明确提出,2022年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打造消费集聚区、发放消费券等进一步促进消费恢复。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接下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新政策进一步出台,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印发《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适应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和提质升级需要,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并提出了因地制宜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拓展县域乡村消费、扩大冰雪消费等十方面举措。

 从地方来看,加快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培育新型消费也成为多地2022年促进消费的明确任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各地在注重线上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促进线下消费的恢复与发展。比如,四川提出,2022年将召开全省消费促进大会,打造一批文体旅商综合体、特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陕西提出,2022年将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

 除提升传统消费外,多地还强调要通过挖掘地区特色、推动消费产业融合,培育生活业等新型消费。以重庆为例,2022年将挖掘重庆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旅游,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跨界发展。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其中,已召开两会的北京、广东、重庆等省市在工作报告中也均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作为今年提振消费的重中之重。例如,北京提出,要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重庆提到,要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深化“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广东省则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汽车、家电、信息等消费。

 金贤东在上述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推动打造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改善型消费需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消费持续扩大。

多省2022年GDP增速目标在7%以下3

 截至2022年1月23日,全国已有29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今年的地方两会都传递了哪些信号?

  近8成省份2021年GDP增速达标

 据界面数据统计,从2021年GDP完成情况来看,29个省份中,近8成省份都完成了2021年经济增速目标。湖北超出预期目标最多,2021年GDP完成度比目标值高出2.9个百分点。其次为江苏和北京,分别高出2.6个、2.5个百分点。约2成省份未达标。西藏2021年GDP完成度与目标值相差最大,低了2个百分点。其次为云南和河南,分别低0.7个和0.5个百分点。

  29省2022年GDP目标平均值为6.4%,中位数为6.5%

 从2022年GDP增速目标值分布来看,29个省份中,GDP增速目标的平均值为6.4%,中位数为6.5%。近7成省份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在6%及以上。

  超8成省份下调GDP目标增速

 对比2021年、2022年GDP增速目标来看,29个省份中,超8成省份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平均降幅为0.8个百分点。湖北下调最多,降低3个百分点。其次是山西,下调1.5个百分点。近两成省份的GDP增速目标与去年持平。没有省份上调GDP增速目标。

 对比2021年GDP完成情况与2022年GDP增速目标来看,29个省份中,超8成省份2022年GDP增速目标低于2021年完成度。河南、宁夏和西藏2022年GDP增速目标高于2021年完成度。河北2022年GDP增速目标与2021年完成度持平。

  GDP增速目标的表述有哪些变化?

 据界面数据统计,29个省份中,约3成省份对2022年GDP增速目标的表述用到“以上”,超5成省份的表述用到“左右”。对比来看,2021年29个省份中,近6成省份对2021年GDP增速目标的表述用到“以上”,近3成省份的表述用到“左右”。

 在中央要求投资适度超前发力的背景下,今年各级也将更加积极作为,确保一季度实现投资开门红,形成较强的抓项目、稳增长效果。

河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抓助企纾困、投产达效、扩大消费、双招双引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以更大诚意招才引智以更广视野发展外贸,持续提升开放水平。

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要聚焦聚力、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一要抓助企纾困。进一步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做实抓好,全面推动降本增效,常态化开展产融、产销、产学研对接活动,坚持“一企一策”打通堵点痛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要抓投产达效。持续滚动开展好“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健全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机制,保持工业投资良好增势,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回升,有效激活民间投资,催生更多新的增长点。

三要抓扩大消费。提振传统消费,升级文旅消费,挖潜新型消费,提质消费载体,打造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

四要抓双招双引。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以更大诚意招才引智,以更广视野发展外贸,持续提升开放水平。

五要抓延链成群。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一体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扎实推进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

招商引资的工作

1、宣传推广:通过宣传、媒体报道和各类展会等方式,向潜在投资者介绍该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势和机会,吸引投资者关注并进一步了解。

2、政策支持: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权、财政补贴、市场准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以鼓励企业来到该地区投资,并提供便利条件。

3、投资服务和项目对接:提供咨询、指导和协助等服务,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需求、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根据招商引资需求,与潜在投资者进行对接,洽谈合作事宜,协助与当地产业链衔接,促成投资项目的落地。